小技巧:
1.直接选择热度相对低的一级词进行投放,可同时获得高热度的二级词曝光。
2.错开竞争大的词也可拿到不错的流量。
因为质量分的载体是关键词,产品在关键词的数据是独立的。有一些二级词比一级词的热度还高。结合前面的关键词拓展匹配,热度高的二级词也会被匹配,因为质量分的独立性,直接选择热度相对低的一级词进行投放,同时可以获得高热度的二级词曝光。
如图:商品的一级词出价和分值获得了一个比较高的排名,这时二级词A和B还有三级词C这三个词会被相关联,把其他的词都拉到比较高的一个排名。
错开竞争大的词同样可以拿到理想的流量。不过就是需要对数据比较敏感,包括前面提到的搜索工具里面的关键词表,仔细研究,会发现很多关键词的热度比较高,而且转化率也有优势,但它的平均出价反而比较低,那是因为拓展匹配,也可能是因为部分商家对搜索推广玩得并不是很溜,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。
卡位动机及原理
来到卡位,很多商家对卡位都有特殊的情结和阴影。卡位的动机和原理,这里要特别鸣谢明哲送的数据大火箭,可以很直观地解释卡位的动机。
先看中间这个数据表,在搜索结果的第1到55名,也就是广告位的前10位,点击率区间是在3.5%到7.5%;第10到30名,它的点击率又有一个下滑的趋势。那到了第30名以后,点击率就比较差了……整理出来就是左边这张二维数据表,上面是点击率,下面是广告排名,我们可以看得到,随着排名的增长,点击率呈现次方函数增长,可以推算在此处的商品的质量分也越高。
原理是买家在挑选商品的时候,越往下翻就会越挑剔,耐性也会随之消磨,在标品里面尤其突出;比如你买个垃圾桶,翻了几十个之后就不想继续翻了,大不了就翻到五十名,八十名,如果还找不到满意的,可能你是想找个带把的垃圾桶。
误区3:
不是拿起键盘就开始卡位的,需要以了解竞争环境和优异的商品内功为前提。
但实际操作并不是这样的,得看竞争环境和商品内功。也就是说,在卡位之前必须要做好商品内功,要确定现在这个商品的点击率已经做到完美。包括主图、价格、销量,要有足够优势,转化率要达到同行均值或以上,再做出推广的规划。
因为卡位一般是卡前三或者前十,一般的类目这些位置的曝光量是比较可怕的,哪怕是小类目的关键词在拓展匹配之后,一天也可能会蹦出几十万的曝光出来,你能不能hold住,要不要这么多的点击量,是需要权衡的。而且在关键词的质量分不丰满的情况下,(扪胸自叹,真不是一般地贵)。
卡位的操作:
通过控制关键词的出价,让商品长期保持在某个位置,比如说第一名或者第五名。这时需要频繁调整出价,因为对手的出价一直在变。
基础操作相对容易理解一些,我们所有的推广操作都离不开这三个点:增删关键词或创意图、调价及分析数据。
关键词调整
1、选词删词
增加关键词摊开细讲还是这个工具,这个工具出来之后,其他所有的关键词分析工具都坐上冷板凳了。包括下拉词或者流量数据里面的商品热搜词,甚至是搜索推广里面直接弹出来的词表都见了马克思,反正不管什么词,要分析都得在这里验一下身,先看看词的表现怎样,再判断适不适合推广的商品。
删词主要看关键词的数据是否达标,这个要根据不同情况、不同需求来详细讲解。
初期一个关键词该怎么出价呢?
要根据初始质量分和需求表现来出价。比如女装类目大词一天要三五百个点击,如果初始质量分比较高,就保持平均出价;分值比较低,就建议出价比均值偏高一点。一般十分词按照按照市场平均出价,再根据你的数据反馈,最好是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观察一次,前期出价太高可能会烧炸。
创意图没啥好说,商品上架的时候尽量准备完善,避免修改主图导致活动资源位被下了。